学院动态
南开大学朱光磊教授专题讲座“青年学者学术训练过程的几点认识”成功举办
2024年11月29日,由同济大学中国战略研究院/华体网页版主办的同济大学“治理与战略”青年工作坊第二十一期在同济大学衷和楼180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邀请南开大学原副校长、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朱光磊教授作题为“青年学者学术训练过程的几点认识”的主题演讲。本次讲座由门洪华院长主持,同济大学华体网页版青年教师、博士生4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朱光磊教授围绕着优化青年学术训练过程提出了诸多真知灼见。
首先,朱光磊教授认为要充分认识研究生制度的社会意义。他提出在人类历史上有三个中观的社会制度作用甚伟,即股份制、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学位与研究生制度。这些制度的共性是运用社会力量中和谐、共济、连续性的一面去制约社会运行中的消极因素。研究生制度具有重要社会意义,能够显著推动知识传递与交流,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朱光磊教授还谈到了青年学者学术长成的两个基本步骤。基于自身的感悟与经验,朱光磊教授表示,对于研究生以及青年教师,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他强调学术长成的两个步骤包括:第一步,青年学者需要全身心地投入到某一个特定的学术领域当中,利用大概5年左右的时间全面且细致地去了解这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力求成为对这一领域最为了解的人;第二步,青年学者要继续扎根于此领域,再花费5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不断深化自己的研究,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来逐步奠定自己在这个领域中的地位,从而成为这个领域中的高水平专家,并且随着自身学术造诣的不断提升以及影响力的逐步扩大,进而逐步走向该领域的领军者行列。
其次,朱光磊教授强调社科研究工作中要注意做到四个区分。他指出,这四个区分包括人文与社科的区分、主观与客观的区分、历史与逻辑的区分以及学术训练与职业训练的区分。朱光磊教授还谈到了从学习到学术的四个发展阶段。他认为,本科生阶段需要学会运用概念进行思维,以准确地识别不同概念之间的差异与联系,为后续更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奠定基础。到了硕士生阶段,则需要提高整合思维结构的能力。对博士生阶段来说,提高规范训练,实现初步的创新则尤为重要,要确保研究成果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而想要成为一位知名教授,那么就需要在两三个领域取得具有连续性的系统创新性成果,提升自身在学术界的影响力与权威性,引领学科的发展方向,为整个学术共同体和社会发展贡献卓越的智慧力量。
最后,朱光磊教授强调在学术道路中需要追求普遍性与等待特殊性。首先他认为要按常规去努力,等待着属于自己的特殊性,朱光磊教授谈到发展需要有技巧,但不能“找巧儿”。他认为学术的最佳状态,就是和“热点”迎头相撞,而不是刻意寻找“热点”,真正有深度、有价值的学术研究往往是在学者专注于自身研究领域,遵循学术规律深入探索的过程中,不经意间与社会热点问题产生契合与碰撞,需要避免因刻意追逐热点而导致的研究浅薄和跟风之嫌。朱光磊教授谈到了要坚持长期主义与呼应“有组织的科研”。他结合现实强调,建立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战略性的任务,是长期任务。在追求创新目标的过程中,工作的长期性、稳定性、整体性,要比追求短期目标重要。但是,有组织的科研,作为一个战术性的安排,也完全必要,这意味着学者不能据此否定阶段性安排的意义,而是要理解和支持校方的某些安排,通过长期坚守与集中冲击的结合,不断迈上新的事业平台。
在交流互动环节,朱光磊教授与同济师生们积极互动,围绕“关于直接攻读博士生制度跨越由硕士培养到博士培养的对接问题”“如何研究社学科学中的基本面和特殊点找准研究定位”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讲座的最后,门洪华院长感谢朱光磊教授为国政师生带来的精彩讲座。他指出,朱光磊教授将其多年人才培养和学校管理团队建设等方面的经验进行了深入地总结并且分享给同济师生。门洪华院长强调,朱光磊教授为我国政治学知识体系建设培养了众多青年才俊,南开大学中国政府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的成功说明了只有研究团队建设才是真正有价值、有组织的科研,这不只是成果的累加,而且是知识的交流与迭代。门洪华院长认为朱光磊教授的演讲中有两点特别重要,首先精神层面上的坚持,门洪华院长提到:“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学术探索中遇到问题徘徊阻隔但是需要向前走,在不知道路在何方之时能否坚持下去就显得尤为关键。其次就是人生选择,门洪华院长强调人生选择不容易,独木难成林,因此需要对重大议题进行集中研究,以此形成优势。门洪华院长总结道,朱光磊教授的讲座内容充满辩证法,对主观和客观关系、对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对如何长期坚持和短期发力的解释,让我们辩证对待学术的热情和理性,增强了对推动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认识。门洪华院长也期待同学们可以深入思考,为未来的学术之路做好准备。